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优化,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上海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推进高考改革,旨在构建更加公平、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2021年,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正式实施,这一方案不仅关乎万千学子的命运,更是对上海乃至全国教育体系的一次重大革新。
一、改革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多样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传统高考模式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期盼的必然之举。
此次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优化考试招生制度,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为上海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调整统一高考科目
2021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学生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一调整旨在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二)实施“3+3”选考模式
除了统一高考科目外,学生还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种选考模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有利于发掘学生潜力和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涵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成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这一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纯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局面,更加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革成效与展望
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学生的选择性得到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更加科学、全面,选拔出了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展望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化高考改革,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通过进一步优化选考科目设置、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使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措施,为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结语
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它顺应了时代要求,满足了人民期盼,为上海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优化考试招生制度、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上海高考改革新方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发展机会,也为高等学校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上海高考改革将继续深化,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全国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各省有哪些变化
全国新高考是指3+3、3+1+2、7选3的新高考模式,不同的省份采取的模式会有所差异,新高考继续延续传统高考的语、数、外的分科考试,取消了文理的组合考试,除去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的组合。浙江省和上海作为首批新高考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国内各个省份也陆续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
全国新高考的三种模式
一、3+3模式
目前上海市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4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是采用3+3高考模式,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3+1+2模式
目前采用3+1+2高考模式的8有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该模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7选3模式
目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指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7选3的3科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各省份新高考变化有哪些
1.浙江
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2.山东
春季高考“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自2020年起,“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考试满分32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技能”考试满分430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
夏季高考。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3.江苏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改革。英语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英语学科分值肯定有所提高,目前已经确定的是今后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还要听取各方意见,并参考先行试点的省份的改革方案,目前一年两考还在探索。
4.广东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改革,2021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
2021高考改革政策
从2021年起,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就外语考试时间和次数安排,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等6省份拟只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听力和笔试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外语一年两考。江苏省、广东省拟在6月组织一次外语笔试,将外语听说考试放在平时并实行机考。
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
8省份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一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从2021年起,8省份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扩展资料
此次8省份公布的实施方案,贯彻了国务院确定的“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的改革方向,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即不仅依据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高考综合改革不仅是考试招生方式的变革,也是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关系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蒋昌忠说,此次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内容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考试招生评价体系,
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顺应时代要求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八省份发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全国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各省有哪些变化
全国新高考是指3+3、3+1+2、7选3的新高考模式,不同的省份采取的模式会有所差异,新高考继续延续传统高考的语、数、外的分科考试,取消了文理的组合考试,除去必考科目外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的组合。浙江省和上海作为首批新高考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国内各个省份也陆续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
全国新高考的三种模式
一、3+3模式
目前上海市和第二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4个省市,分别是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是采用3+3高考模式,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20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3门选考科目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3+1+2模式
目前采用3+1+2高考模式的8有个省市,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指除语数外3科外,学生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主选择2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式。该模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7选3模式
目7选3模式仅在浙江省实行,指除语、数、英三科外,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经统计,该模式共有35种选科组合方式。在高考成绩计算时,语数英3科以卷面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7选3的3科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各省份新高考变化有哪些
1.浙江
英语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2.山东
春季高考“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自2020年起,“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考试满分32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20分,英语80分;“专业技能”考试满分430分,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
夏季高考。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3.江苏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改革。英语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英语学科分值肯定有所提高,目前已经确定的是今后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还要听取各方意见,并参考先行试点的省份的改革方案,目前一年两考还在探索。
4.广东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改革,2021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