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考试网将带你了解行政诉讼法试题,希望你可以从中得到收获。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哪些主体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哪些主体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1、国家行为 。

2、抽象行政行为 。

3、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诉讼法七十条第二款?

《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

存在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明显不当等情形之一的行政行为,应予撤销。

主要事实认定不清

对违反法律条款规定的事实未做认定、认定部分或认定指向不明确,均属于认定不清。如《土地管理法》第76条规定的违法事实要件中对象为“土地”,行政机关只需认定违法行为人占用土地即达到认定事实清楚的要求;而该法第74条规定的违法事实要件中的对象为“耕地”,则行政机关必须认定违法行为人占用的为耕地,而不可仅认定占用土地。

事实一般包括“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应到违法案件中,就是违法时间、地点和违法主体,以及违法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时间涉及违法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行为地点决定了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管辖权,也是判定占地是否符合规划、采矿是否超层越界的关键因素;而违法主体的基本情况,是法人还是自然人,主体是否遗漏,自然人年龄及精神状况等均涉及处罚情节和责任承担,是事实认定的关键因素。在多数行政处罚案件中,违法原因、过程等因素不属于必须认定清楚的事实,但违法结果则是必须认定清楚的事实。在某些案件,违法结果甚至关乎是否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行为人在违法结果出现后实施的行为也属于须认清的事实。具备《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的“主动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配合查处有立功表现的”应从轻和减轻处罚的情节,相应事实应认定清楚。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哪些主体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1、国家行为 。

2、抽象行政行为 。

3、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行政机关的调解行为和仲裁行为。

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行政诉讼法第45条4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