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14年江苏英语高考

透视202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对比与展望14年前的高考英语

2024年的高考大幕已经落下,其中江苏地区的高考英语试卷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尺,高考英语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技能,更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与14年前的2010年江苏英语高考相比,2024年的试卷内容更为丰富多样,难度有所提升,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英语能力的考察。本文将从试卷结构、题型设计、考察重点等方面,对202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进行深入剖析,并与14年前的试卷进行对比,以期为未来的英语教学和备考提供启示。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变化

202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保持了传统的听、读、写三大板块,但在具体题型和分值分配上有所调整。听力部分依然占据重要位置,但材料更为贴近现实生活,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信息、理解主旨。阅读理解部分,文章体裁多样,涵盖科技、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和深度理解能力。写作部分,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意性,如书信、演讲稿等应用文的写作,既考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

相较于14年前的2010年江苏英语高考,试卷结构虽大致相似,但在细节上却透露着变化。听力材料更为新颖,贴近生活;阅读理解题型更为灵活,增加了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深层次考察;写作部分则更加强调实用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真实想法和观点。

二、考察重点与时代特征

202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的考察重点,无疑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无论是听力理解中的快速捕捉信息,还是阅读理解中的深度挖掘文章主旨,亦或是写作中的创意表达,都要求学生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上,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从试卷中不难看出,时代特征显著。听力部分涉及的话题,如环保、科技、文化等,都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理解中的文章,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也有对国际形势的敏锐洞察,体现了试卷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而写作部分,则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用英语表达真实情感和观点,这无疑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考察。

与14年前相比,2024年的试卷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考察。这既是对当前教育理念的响应,也是对未来社会需求的预设。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因此,高考英语试卷的调整和变革,无疑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

三、备考策略与教学启示

面对不断变革的高考英语试卷,考生和教师都需要调整备考策略和教学思路。考生应加强对听力、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动态,拓宽知识面和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实用技能,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高考英语试卷的研究和分析,把握试卷的变化趋势和考察重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备考和应试。

<

新高考改革方案哪几个省份实施了?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